壤金网-科创共同体,人工智能+”催生“向新力 封面 新质生产力策源地“集中发力”赋能“产业腾飞”

新质生产力策源地“集中发力”赋能“产业腾飞”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在8600平方米空间的高校展区内,展示了75所高校精挑细选的615项科技创新成果。

  记者在展区内走走,发现今年的工博会高校展区依旧精彩不断,充分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的科研能力。大量优质的科技成果从这里出发,赋能国家各大产业的腾飞。

图为工博会高校展区现场

重大原创成果彰显实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贡献卓著

  在今年参展的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并实现了重大突破,让人涌动起一股股强烈的自豪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时间计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芯片原子钟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时间计量工具,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的芯片原子钟项目是展馆中的焦点之一,产品100%实现自主可控,稳定性指标远优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工作人员介绍说,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力、交通、物联网等领域。

  上海交大展台上,“开拓”系列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格外引人注目。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矿产资源消费国和进口国,钴、镍、铜等关键矿产对外依存度高达98%、91%和75%。深海大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等矿产资源,上海交大围绕国家所需,创新研发了“开拓”系列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今年6月,采矿车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深海试验,并获得了200多公斤多金属结壳、结核等深海矿石样品。它的诞生将为培育和形成深海探采产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中国首条且唯一一条全部国产化的大型可展开天线金属网材料生产线,产品纳入国家航天采购体系,带动卫星天线产业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50亿元……东华大学展台上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反射面金属网材料”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团队形成了关键材料设计、生产、产业化、应用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成果,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能研制口径10米以上收发共用星载天线的国家。

  看似普通的复合材料零件却有非凡能力,它们将被组装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的重大装备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带来的“先进复合材料三维织造技术与装备”项目让不少观众竖起大拇指。该技术解决了数字化三维编织携纱器运动复杂、易发生碰撞的难题,满足了复合材料预制体一体化成型和随控调节的需求,将制造周期缩短30%以上,成本降低15%以上。

  武汉大学科研团队联合多家企业研发出的北斗CORS网已服务了全国30个省,其“北斗卫星规模化应用设备项目”为构建多元融合的北斗安全监测智能感知网奠定了坚实基础,可广泛应用于矿山监测、山体滑坡、公路边坡、交通运输、桥梁监测、隧道监测、农林牧渔、水利电力、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监测领域。

各类前沿机器人闪耀登场数字化技术正服务各大产业

  漫步高校展区,见到的各类机器人特别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使用到各大产业中,全力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华北电力大学的展台前,一台室内巡检机器人和一台倾转双旋翼无人机格外显眼。

  室内巡检机器人被悬吊在金属横栏上,可根据要求自由地平行移动。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机器人携带了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的摄像头,以及可安装声波和烟雾传感器等,也可携带雷达设备,适合在隧道、长距离厂房等光线较昏暗的环境下进行较为精准的工况巡检。

  倾转双旋翼无人机比较特殊,其有底盘,可飞行也可行驶。其工作地点是在地下巨型空间管道中,可进行大面积多分层的安全巡检。该无人机不仅可飞行到几十米的高度,其抓地能力也是一流。

图为上海理工大学展台现场

  长期行驶在海上的远洋船舶,其水下部分的船体表面会附有贝类、藻类生物,并且生出锈斑,除了影响船舶的航行速度和使用寿命以外,还会增加油耗。每年因海洋附着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百亿美元。上海理工大学的“‘海鮣号’远洋船舶清洗机器人系统”破解了这一难题。展台前,该项目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作为国内外首次采用“浮游+爬行”模块化重构技术的船体附着物清洗机器人,它既能以浮游模式完成清洗任务,也可通过自主设计的柔性履带底盘,以爬行模式进行清洗作业,可满足不同结构类型船舶的清洗需求。

  渗透泵控释片剂是目前最理想的口服控释固体制剂,渗透泵控释片产业化的关键装备是激光打孔检查装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带来的“渗透泵控释片剂的高效智能激光打孔检查机”项目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生产,打孔检查速率达到18万片/小时,远优于国外同类设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无人监管产品生产质量指标预测模型语义关联生成系统”同样引人注目。系统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进行实时预测和优化,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多款前沿新药精彩亮相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高校展区的一流新药也是集中亮相,展现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勃勃生机。

  进入21世纪,病毒性传染病频发,呈现出预防难、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复旦大学推出的“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便捷喷剂”基于“鸡尾酒组合”技术,结合了两种关键活性成分——FD012和 3HP-β-LG,能同时对包括猴痘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尼帕病毒、拉沙病毒、寨卡病毒和水疱性口炎病毒等进行精准、可控且高效的预防,同时具备了便携性。

  通过切断脑胶质瘤、胰腺癌等肿瘤干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供给,安全有效地杀伤肿瘤干细胞。同济大学“基于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创新抗癌药”项目为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项目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量客商的眼光。

  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导致脑胶质瘤、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复发、难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干细胞,其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一般散布于肿瘤组织中,平时处于相对静息状态,对放化疗有很强的抗性,治疗之后这些细胞会迅速增殖导致肿瘤复发。肿瘤干细胞依赖线粒体能量供应存活,通过精准攻击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通路,切断能量供应,可安全有效地杀伤肿瘤干细胞。这类药物具有广谱抗癌属性,还可用于治疗包括脑胶质瘤、胰腺癌、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与现有的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联用,有望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为脱发和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也首次证明了该基因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以及医美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这就是上海大学“基因疗法底层技术”项目。研究团队发现,AAV(腺相关病毒)能够高效地递送基因到皮肤组织,同时发现递送相关基因能够有效促进毛发生长和创伤愈合。

图为华东师大情绪疏导小屋项目现场展示

环保节能成为一大主旋律新能源技术难题正被逐步攻克

  环保节能也是今年高校展区一大主旋律,大量相关项目不断进入记者的视野。

  作为一名电动汽车车主,在感受智能化零尾气等优势的同时,是否曾烦恼于其电池续航能力,担忧其电池安全性?华东理工大学带来的“功能纳米材料的火焰燃烧合成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可解决这一难题。按照创新工艺生产出的二氧化钛功能纳米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功能添加剂,有效改善锂电池的离子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还有一个有趣的别名,叫做“锂电味精”。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氢燃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贵金属催化剂是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山西大学带来的“超低铂燃料电池催化剂以及高性能膜电级集成”项目将催化剂铂载量下降了90%,同时有效提升燃料电池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为实现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驱动设备,上海电机学院的“面向混合动力汽车用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高功率密度驱动控制器”项目可为船舶、汽车、飞行器、电动叉车、智能机器人、爬楼机等各类新能源智能设备提供电控核心部件,让新能源产品更好地服务社会。

民生领域也有惊喜呈现百姓生活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高校科技创新也不忘“立地”,深深扎根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切关注民生所需。

  南京大学展台上的“鼾声主动虚拟降噪技术”项目旁围满了观众,很多人的睡眠受到身边打鼾人的影响,长时间佩戴耳塞也容易引起耳朵不适。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想群众所想,研发了鼾声虚拟降噪技术,仅需要一个放置在头部附近的小装置,就可实现双耳区域的降噪。

  利用肌电传感器采集工作人员手臂上肌电信号,一旁的机器人可以实时模拟完成多项动作,机器人居然根据肌电信号的指引,轻松“拿”起了一旁的魔方。上海师大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肌电控制机械臂”项目利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NRBO-BP神经网络算法,可在线识别8种动作模式,在人机接口康复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为瘫痪患者及上肢功能障碍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控物方式,使其能够仅凭思维意图控制机械臂执行复杂任务。

  未来,失能老人在护理床上可完成冲淋洗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带来的“多功能失能老年洗澡护理床”项目可以实现失能老人在床上洗浴的梦想。这种护理床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设置有集水槽,废水可以直接连通到下水道中去,床上还有通风槽,可以避免长久卧床的老人背部发生褥疮。

责任编辑:冯现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壤金网-科创共同体,人工智能+”催生“向新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gjin.com/3111.html

作者: 壤金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375991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34127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