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金网-新型科创共同体、科技创新策源地孵化生态圈 头条 国际博物馆日丨科技力量让博物馆“炫”起来

国际博物馆日丨科技力量让博物馆“炫”起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近年来,参观博物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已成为人们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印记。博物馆里的科技因素也逐渐凸显,科技主题展览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科技手段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也更加成熟。

“博物馆热”悄然兴起

“走,一起去逛博物馆!”约上三五好友,去博物馆“探古访今”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出游方式。

近几年,随着国潮类节目的走红,文博游成出游“新宠”。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博物馆推出丰富的打卡活动,如盖章、答题、互动体验等,各色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预订量最高的景区类目中,博物馆展览馆超过动物园、主题公园,从去年第四名跃升至第一;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文博类相关景区门票销量同比2019年增长3倍;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博物馆”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近300%……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折射着深厚的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博物馆服务水平的提升。>>详情

在位于北京的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观众在一间以永定河生态为主题、展示动态画作、实景照片和人工智能生成画作的展厅里参观(5月14日摄)。

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文明绚烂之美。作为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人类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场所,博物馆集中了过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无论是精妙传神的书法绘画、流光溢彩的瓷器玉器,还是巧夺天工的织绣、惟妙惟肖的雕塑和造像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值得反复玩味。这些历经岁月留存下来的器物、绘画、雕刻、文件、建筑,再现了历史上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只要细心体察,博物馆能让观者“见物如面”,带你穿越时空,与古人与异域来客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博物馆里更有向史而新、美美与共的力量。在尊重、发掘和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同时,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也看到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对提升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中国近年着力加强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修复希瓦古城,中国“文物医生”帮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中国援助尼泊尔完成神庙建筑群文物本体维修……同时,2019年意大利返还数百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在海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反映出对历史和文明的尊重日益成为各国共识。

在博物馆中回望历史能让我们更加明晰未来,交流互鉴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动力,只有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繁荣。 >>详情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科技的力量”展览。视觉中国供图

科技为现代博物馆插上翅膀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功能正在从传统的展览教育和文物保护向休闲娱乐、教育和文化旅游转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在利用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创新展览形式和服务手段。“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参与性、互动性更强的文化场所。

如中国文字博物馆运用了声光电场景设置、触控红外一体机、多点背投互动、触摸屏组、幻影成像、人影识别、雷达多点互动、AI人像处理、Unity交互小游戏、大屏幕交互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枯燥的文字“动起来”“美起来”“活起来”。在“甲骨文猜字谜”互动区,记者看到,该区域的多点背投互动设施通过对红外激光发射器、视频捕捉及实时处理系统等互动技术的妥善组合与改良,可以使多名参观者同时在展示区域进行互动体验并进行比赛,系统会自动判断对错,最终得分最高者获胜。“甲骨文神秘久远又不乏晦涩艰深,此展项可使观众加深对甲骨文字型结构的认识。”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徐耀告诉记者。 >>详情

家长带着孩子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的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上拍照留念。视觉中国供图

博物馆怎么逛?送你一份观展指南

· 到中国国家博物馆 领略“科技的力量”

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科技发展之路,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科技的力量”展览就对了。

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个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专题展览。展览内容上起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和干支表,下至“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当代科技成就,分为格物穷理、天工开物、西风东渐、走向复兴4个部分,共计展出文物400余件(套),模型50余件,辅以图片图表、多媒体展示和互动项目,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着重展示不同时期科技的发展特点及突出成就。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多件(套)近年新征集文物,着力反映了新中国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历程。

据了解,该展览为长期展览,展览地点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号中央大厅。

· 到中国科学技术馆 感受中国星际探索历程

要说最近的大火话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一定有一席之地。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更唤醒了很多人对我国星际探索历程好奇。中国科学技术馆的“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就为人们开启了了解这些知识的窗口。

据了解,该展览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含“星海之路—载人航天工程及空间应用系统发展历程”“宇宙之理—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科普”“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科学实验设施演示”“蓝星之外—载人月球探测体验”“探索之心—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弘扬”等10余个主题场景,展项30余件,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交互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遨游“浩渺宇宙”。观众可以了解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感受巡天望远镜的震撼,体验空间实验的奇妙。

中国科学技术馆官网显示,该展览位于中国科技馆短期展厅,于4月29日—6月15日免费对公众开放,需提前登录中国科技馆官方公众号预约参观。

· 到北京自然博物馆 了解身边的绿色“朋友”

夏天已经到来,树木繁茂。但是,你真的了解你身边的树木吗?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或许能让你更了解我们身边这些默默无言的“朋友”。

该展览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4个部分,结合110余件精美展品,从多角度向观众宣传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树木文化。“识木”部分带领观众走进树木的世界,追溯数亿年前最早树木的出现,了解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和树干的结构特征。“用木”部分讲述我国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如何利用树木资源改善生活。“崇木”部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树木的崇尚。“惜木”部分则介绍了树木的重要性,和我国从古至今对森林和树木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

该展览将开放至9月17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

· 到中国地质博物馆 认识“天外来客”

在静宁的夏夜仰望星空,可能会看到流星划过。“星坠至地,则石也。”陨石作为来自天上的“星星”,带来了宇宙、太阳系和地球形成的有关信息,也为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甚至外星生命提供了线索,让人类对于遥远星空的无限向往有了可以依托和触及的实体。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出的“来自太空的礼物——陨石”展,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陨石的一个窗口。该展览分为“神秘陨石”“飞向太空”“月壤探秘”“文创天地”4个部分,展出了种类众多、品质靓丽、学术价值较高的陨石标本,并以陨石为媒,展示了我国在深空探测特别是月壤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等珍稀陨石,可以亲手触摸广西南丹陨石,还可以了解诸如陨石形成、分类、鉴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此外,展览还精心设计了互动设施,让观众可以操纵仪器,发射“导弹”摧毁“小行星”,保卫地球;操控“月球车”,做一回“航天员”;旋转月球仪,观看月球地貌,了解人类在月球上降落地点的环境等。目前该展览正在展出中。>>详情

观众在位于北京的RE睿·国际创忆馆体验展示兵马俑影像信息的VR设备(5月14日摄)。

线上博物馆,让你近距离与文物“互动”

近年来,博物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打破时空的物理限制,让公众能够在线上“参观”各种精美展览。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可以在线下实地参观,线上博物馆的吸引力又在哪里?事实上,数字博物馆,或者线上展览,并不是一个特殊时期替代线下的B计划,而是体验博物馆的另一种选择。

逛线下博物馆时,文物往往被摆放在展柜中,与观众有一定距离;而在线上,观众可以很好地与文物“互动”,进行个性化参观。“在线下经常只能看到两面或三面的角度,而且有玻璃隔着,难以仔细观察文物的细节。而线上博物馆有些文物有720°视角,而且能够放大缩小。”柯桃说。

在线上博物馆能够看到尚未展出的文物,这正是吸引资深博物馆爱好者柯桃的原因之一,故宫博物院的忠实粉丝袁梦也深有同感。袁梦平均每一两个月就要去一趟故宫,“我甚至能知道常规展览的哪个文物摆放在哪个位置。但线上可以看到的文物会比线下多很多,展品非常丰富”。不仅如此,逛线上虚拟展厅还带给袁梦一种沉浸感和穿越感,她有时会将自己代入古代历史人物的角色去“云游”博物馆,搭配详细的讲解,十分有趣。 >>详情

3月24日,青少年观众在上海科技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壤金网-新型科创共同体、科技创新策源地孵化生态圈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gjin.com/2544.html

作者: 壤金网

数字人民币有新应用!领到数字人民币工资是啥体验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375991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34127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