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实习生 柳鑫
11月19日,常州科教城举办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00多位行业人士,共同围绕如何更好发挥“创新之核”的功能区作用,如何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如何打造创新引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今年是常州科教城以‘创新引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20年来,作为常州的‘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先行先试,将创新融入基因,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重点建设国际合作、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产业培育、高职教育‘六个’新高地,呈现出创新创造热潮涌动、产业发展蓬勃脉动、宜居宜业更是让人怦然心动,在高质量发展中交出了不俗的答卷。”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说。
常州科教城在科技人才赋能产业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依托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和省级以上成果转化基地、校企联建产业学院、大学生实训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分领域、分行业招引人才项目,并着力改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20年来,常州科教城累计引育各类人才总量超2.2万人,其中柔性引进院士29名、国家杰青12名、引育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69名。同时,孵化院士创业项目4个、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项目5个、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65个、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项目586个。
机器人是常州布局的重点支撑产业。近10年来,常州科教城围绕加速打造产业链强、创新强、应用强的机器人产业,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建立多学科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引导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创新项目落地常州并实现产业化,推动常州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目前,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
在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主任祝正庆看来,当前,常州科教城正在着力打造“国际合作先行区、创新创业引领区、科技服务核心区、未来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示范区”,要紧密围绕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进一步聚合新格局、聚力新赛道、聚焦新机遇,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撑,在担当作为中创造更大荣光、贡献更大力量。
专家提出,高校必须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技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地方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新特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科技人才支撑。
峰会上,常州科教城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订了新一轮的合作协议,并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达成一批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合作意向,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